栏目导航
1996年迟浩田访美时, 调侃一位美军将: 你父亲在长津湖跑得太快了
1996年12月,时任国防部部长迟浩田率团访问美国,来到了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军事基地参观。
参观途中,迟浩田将军看见了美军的新型坦克。他熟练地戴上头盔,套上军靴,穿了防弹衣坐进去。
美方人员在介绍了坦克的性能和电子系统后,还提议让迟浩田试射一炮。老将军心中涌起一股豪气,想着:“打就打,抗美援朝战场上都没怕过,这有什么?”
于是他对着目标就开了一炮。
很快,对讲机里报告;“目标距离1500米,一发命中!”
在全场美军目瞪口呆的场面下,老将军不急不慢地从坦克中钻了出来,随后大笑了几声,转头离去了。
迟浩田上将
除了此事,还有一件事情更加广为人知。当时,在这里负责接待老将军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上将。
这名查尔斯上将与中国还有一些渊源——他的父亲老查尔斯,曾经在长津湖战役中与中国的第九兵团交过手。
对于这一段历史,查尔斯上将十分好奇。
他的父亲,美军陆战一师副师长在提起这场战役,提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时,口气饱含着敬佩:“中国军队,冰天雪地冻不住,炮弹挡不住,大兵压境也挡不住,不得了。”
查尔斯上将
查尔斯上将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对手,他也十分想知道中国军队是如何做到的。
因而,他特别在私下向曾经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迟浩田问起了当时的情况。
迟浩田告诉查尔斯:“我们当时基本都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也没有大炮,完全靠精神打出来的。”
查尔斯听完老将军的话后,感叹道:“我父亲费了很大劲才跑出来。”
迟老幽默地说道:“如果不是你父亲跑得快,那就真的没有你们陆战一师这个番号了。”
听完迟老的话,查尔斯也不禁点了点头。
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上将
在迟浩田心目中,长津湖战役势必也是他永生难忘的一场仗。1950年10月他随第九兵团入朝参战,第一战便在长津湖。
彼时的他还是营级军官,在235团3营担任副政治教导员。正是因为在长津湖战役中作战出色,他回国后才能一步步升迁,最终成为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最开始的时候,迟浩田同队伍中的大部分战士一样,对于自己即将到哪里作战完全没有概念。
他回忆:“我们从泰安出发,坐的是黑黑的、长长的闷罐车。里面铺着稻草、麦秸草。四个角上,一个角放一个大木桶,大小便都在桶里解决……”
他们在路上还接到了一个特别的命令:所有人员将帽徽、胸章等一切具有解放军标记的物品留在国内,印信、文件和私人物品一律上缴,所有生活用品上的汉字标记也要留在国内。
迟浩田保存着一张记录自己解放上海时战绩的报纸,也不得不忍痛烧掉了。
迟浩田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从泰安到秦皇岛,出了山海关,到达了辽宁丹东。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战士们的目的地也越来越清晰——朝鲜战场。
来到朝鲜,所有人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寒冷。1950-1951年的朝鲜经历了几十年不遇的寒潮,气温最低的时候达到了零下四五十度。
即便是与朝鲜一水之隔的我国辽宁省,也很少经历这么低的气温。战士们大多来自中部和南方较为温暖的省份,对刺骨的寒冷丝毫没有准备。
在这样低温的环境中,战士们即便是普通行动都很困难,何况是行军打仗。
更要命的是,当时我军的后勤保障还跟不上。大部分的战士只有单薄的棉衣,只能抵抗零度左右的寒冷。部分稍微厚实一点的棉衣是到了东北后临时调出来的,却不能做到人手一件。
志愿军战士
美军的空中封锁对我军后勤造成了极大威胁,许多物资白白浪费在了路上,或者消失在了炮火中。
而且,为了防止被美国飞机发现目标,我军很难生火,无论是取暖还是做饭都不行。战士们只能吃冻得梆梆硬、几乎要咯掉牙齿的土豆,就连土豆每个人手上也没有几个。
这就导致战斗还没有打响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战士冻伤了,部分失去了战斗力,更有甚者失去了生命。
迟浩田当时是全营唯一一个没有冻伤的人。这得益于他生于山东,本身就是在较冷的天气中成长起来,对寒冷的抵抗力比其他人要高一些。
他曾经随父亲一同闯关东,经历过极寒天气。当时,父亲就教给了他非常实用的御寒、防止冻伤的方法:“在特别冷,尤其是手脚都冻僵以后,更不能用火烤来取暖,而是要‘以冷制冷’,用冰雪搓一搓冻僵的地方,搓热了就好了。”
冻伤的手
他谨记父亲教授过的方法,每当冷的时候都用冰雪搓一搓自己的身子,之后再搓搓脸,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冻伤。
看到这个方法管用,迟浩田也将自己的“秘诀”推向了全营,鼓励大家都在冷的时候用冰雪搓一搓,还有要动起来,不能在原地停留太久。
为了保证战士们的安全,一向很随和的迟浩田将防冻这件事当成了任务来做,从连到排再到班,严格贯彻落实了这种防冻方法。
每当行进结束、到达住宿营地的时候,全连的人都要用雪搓一搓自己的手脚和脸,谁漏了都要追究责任。
正是因为迟浩田的经验,还有他如此严格认真地要求战士们践行这些方法,他所在的三营才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冻伤减员。
志愿军战士
但其他的部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特别是某些正在执行任务的部队,他们即便知道方法也不能随意移动。
迟浩田曾经亲眼目睹长津湖战役的“冰雕连”——27军80师242团5连。那场景深刻印在了迟浩田的脑海中。
多年后,他眼含热泪地回忆当时的场景:“战士们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都是冰。冰融化了之后面容很安详,甚至带着笑容。这场面我从来没见过,没见过一次冻死那么多人。”
比起寒冷的天气,眼前的敌人似乎更可怕。美国军队当时是世界上装备最先进、最精良的军队,在空军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后勤物资保障、火力等都是我方的十倍以上。就连人数,也没有相差很多。
寒冷的天气、强大的对手都没有让志愿军战士们退缩。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物资匮乏的条件下,用自己悍勇的精神,书写了长津湖战役史诗般的赞歌。
冰雕连
按照第九兵团的部署,迟浩田所在的营被安排在柳潭里作战。按照预先侦察所得的情报,柳潭里有美军两个营。
考虑到装备上的差距,79师出动了3个团攻击,另有20军59师在柳潭里以南地区负责阻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联系。从兵力配置来看,这一仗是十拿九稳的。
然而,事实有的时候就是会出乎人们的预料——在柳潭里驻扎的美军不仅仅有两个营,而是陆战一师的两个团加两个炮兵营!
双方的火力差距是断代的,美军有坦克,有重炮,有几乎用之不尽的子弹,而我方只有步枪和手榴弹。
装备不占优势,人数上也没有优势,这一仗有多么艰难可想而知。
志愿军
仅仅在战斗的当天晚上,主攻的9个营中就有5个营失去了战斗力。迟浩田所在的“济南第一团”一夜之间伤亡六百余人,主力一营和二营伤亡过半,均失去了主动进攻能力。
战士们的牺牲也没有白费,他们以鲜血的代价,换来了1403高地、1240高地,另有1384高地和1282高地的大部分地区也置于我军控制之下,柳潭里的美军不得不收缩自己的防御范围。
夜晚是属于志愿军的时间,美军的飞机即便有再多的照明弹,在夜里也无法保证命中率,所以是我军突袭的好机会。
换到白天,就是属于美军的飞机大炮的时间了。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晚上夺回的阵地在白天被美军反手攻下的案例比比皆是。
因此,在白天更需要做的是守住阵地。在主力进攻营伤亡过半的情况下,3营的“济南英雄连”也被调上了阵地支援。
志愿军在战场上
柳潭里的情况不乐观,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情况还算可以。
29日,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根据战况调整了作战部署,柳潭里得到了增援,且战斗目标改变为进行钳制性攻击,保证在新兴里的战斗顺利进行即可。
接下来的几天里,79师的战士们守住了几个重要阵地,形成了与美军对峙的态势。
这几昼夜对于79师的战士们来说异常难熬。他们的精神因身处激烈的战斗中而时刻绷紧,与此同时他们的身体也在遭受着敌人炮火和严寒的袭击。
在对峙的几昼夜里,79师大量减员,直到最后,全师只剩下不到一个团的人还具备作战能力……
志愿军在战场上
激战到12月1日,随着新兴里被围的美军基本被歼灭,柳潭里的美军终于开始向下碣隅里的方向突围。
79师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追击任务。但因为此时79师能作战的兵力不多,军部的勤杂人员和警卫分队不得不组成了两个临时连补充过来,就这样,这个“混编师”开始了对南逃美军的追击。
迟浩田很幸运,他是没有冻伤,也没有因炮火受伤的人之一。作为3营副教导员的他与七连副连长共同领导七连,趁夜色对掩护主力南撤的美军发起了攻击。
他是一个很聪明也非常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在认真揣摩了前几天与美军对峙时的经验教训后,迟浩田有效地利用志愿军并不充足的火力组织起了掩护,再三告诫战士们要注意协同和战术动作。
正如迟浩田所说:“我们和美军拼不起钢铁,要斗志,先偷袭,偷袭不成再强攻。”
迟浩田将军
他下令所有战士将棉衣反穿,露出白色的衬底,这样就和周边的冰雪是一个颜色了,很方便隐藏自己。
此外,迟浩田还让战士们控制速度,千万不要太快或太慢。已经冻饿交加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节省自己的体力。
按照这样的规划,兄弟部队九连很快攻占了1280高地的主峰,占据了前沿阵地。美军彼时正在山头烤火,很多人连枪栓都没拉开就成了俘虏。
另一边,迟浩田带领七连从侧翼插入,直接抹黑杀到了敌人的帐篷附近,全连的冲锋枪突突突地响了起来,正在睡觉的美军被惊醒的同时也被俘虏了。
就这样,7连和9连合力,在当夜顺利拿下了关键的制高点,打了相当漂亮的一仗。
志愿军在战场上
这一夜,他们共同坚守在高地上,打退了美军多次反扑。在美军败退之时,迟浩田乘胜追击,又拿下了1400高地。
仅这一夜,三营战士们便创造了记录:一个营单独全歼敌军一个加强连。他们打死了一百多名美国鬼子,只有几个人顺利逃生。同时还缴获了大量美国士兵逃跑时来不及带走的装备。
接下来,迟浩田接到了新的作战任务:组织一个加强排,尽快打通和237团之间的联系。
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白天打仗。
如前文所述,志愿军为躲开美军飞机的轰炸和监视,一般选择在夜间进攻。美国人甚至说过:“月亮属于中国人,太阳却属于美国人。”
但迟浩田有一个称呼,叫做“迟大胆”。那还是在解放上海的一战中,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在四行仓库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迟浩田将军
迟浩田另辟蹊径,带着两名战士从脏臭的下水道里进了四行仓库,直接抓了国民党的上校副师长,迫使四行仓库中的师部和三个营放下武器投降。
27军军长聂凤智听闻此事后便道:“把这个迟浩田给我招来,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不放一枪就制服了一千多个敌人。”
看到本人后,聂凤智笑了:“你倒是没有三头六臂,就是头不小。”
当时还年轻的迟浩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家都叫我迟大头。”他的老乡、27军政治部主任仲曦东插嘴道:“改个名字吧,就叫迟大胆!”
迟大胆名不虚传,他在孟良崮之战中便带领将士们封锁了两个高地,扼住了美制74师的水源,血战到了最后一刻。
他自己则身负重伤,几乎失去了一只眼睛,就连见惯了战场情景的军医都感慨:“你真猛啊!”
聂凤智将军
不过,这样一个大胆的人在朝鲜战场上做出这么大胆的战斗部署,是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结果。
迟浩田觉得只出动一个加强排,人数并不多,难以引起敌机注意。而我军在白天进攻大大出乎对方意料,可以出其不意地击溃敌人。在与营内一级战斗英雄辛殿良商议过后,两人拟定了具体方案。
出发之前,迟浩田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动员:“同志们,现在敌人已经全线动摇,企图夺路而逃。我军在所有战线上都在追击敌人。我们3营一晚上连夺两个高地,说明美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将勇敢和技术结合好,就一定能全歼敌人!”
细细叮嘱了战略战术后,迟浩田举起自己的拳头,坚定地对着战士们说道:“谁是英雄,咱们战场上见!”
他自己身先士卒,背着八颗手榴弹,拿着从美军手中缴获的卡宾枪,头也不回地踏上了战场。
志愿军在战场上
12月2日10点,在迟浩田的指挥下,加强排的战士们向1340高地进行了迂回展开,我方神炮手用60炮猛击敌人火力点,最大地抑制住了美军炮火的发挥。
随后,伴随着机枪扫射压阵,7连、8连剩余人员的交替掩护,加强排迅速杀入敌军阵地,当场击毙二十余名美国士兵。
剩下的敌人向1300高地逃窜的过程中,又被我军炮火拦截,留下了数十具尸体。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已经是相当斐然的成果。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迟浩田的大胆计划。
正是因为从没想过中国人会在白天发动进攻,美军士兵也存在一定的懈怠。很多美国人连怎么跑都没有预演过,只好丢了枪向山下一滚,摔得皮开肉绽。
拿下1340高地还不算结束,辛殿良振臂高呼:“同志们,咱们要发挥三猛战术,猛追啊!”
他带领战士们很快杀上了美军逃窜的1300高地,逼得剩余美军向1280高地逃窜。但这个高地早已经被志愿军占领了,他们不得不举手投降。
此时的迟浩田部实际上已经彻底插入敌军后方,与团部失去了联系。但迟浩田没有着急,他让各部队分散炮火,以图最多地歼灭美军。
美军并不知我军参战人数,一退再退,1200高地很快也被他们拱手相让。
仅仅一个半小时,迟浩田便率部拿下了四个高低,歼敌数十名,缴获了两架报话机和大量武器弹药。我方士兵仅牺牲一人、受伤一人。作战任务“打通与237团的联系”也圆满完成了。
志愿军俘虏敌人
这次出其不意白天进攻在之前看或许有些冒险,但从结果来看无疑是巨大的成功。
第九兵团以《两英雄联袂出击,连下敌军四个山头》为标题,将这次战斗的情况通报全军。27军还将战斗经过编成了小册子散发全军学习。
有人感叹:“如果所有部队都像3营这么打,我们就不会吃亏了。”
这样一次艰苦险恶的战斗,在迟浩田一生征战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多年后回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时,仍会首先想到长津湖战役,并多次公开表示:“我从来没见过那样的仗。”
迟浩田将军
战斗结束后,迟浩田成为79师中唯一一个获得二等功的营级干部。而且,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也关注到了这名指战员。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杜平写道:“同时又有79师235团3营政治教导员一等功臣迟浩田为代表的基层政治干部,因而一经动员就能勇猛作战,从而弥补了准备工作的不足……”
可见杜平给了迟浩田多么高的评价!
长津湖战役后,27军休整了一段时间,再回到战场时已经是第五次战役。然而这次的战局更加不顺利。
杜平将军
战役第二阶段,李奇微突然命令机动兵力向我军后方插入,将27军分割包围在了美军后方。此时的27军已经弹尽粮绝,情况相当严重。
3营再次肩负起了重要任务:掩护师主力渡过昭阳江转移。
已经成为营代理教导员的迟浩田带着手下不到两个连的兵力紧急渡江北上,迅速构筑起了防御阵地。
仅仅一个晚上后,美韩联军便杀到了阵地前,迟浩田与全体官兵顽强阻击,死死拖住了敌军,杀伤敌人数百人,掩护了主力和伤员北撤。
在此期间,美军自恃胜券在握,还曾经用汉语劝降过三营战士。随后又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发动了猛攻。
李奇微
此时迟浩田发现三营的重机枪迟迟没有开火,便亲自去查看,发现因为机枪手过分紧张,一直拉不开九二式机枪的保险。
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人多想,迟浩田一脚踹开了机枪手,自己端起了机枪对着敌军便是一顿猛扫,将这一波冲击的美军压了下去。
三营的战士们趁机反扑,击毁了对方两辆坦克和四辆汽车,歼灭从后方渡江的美军步兵大部。
任务完成后,他又率领全营官兵,带着仅剩的一点黄豆,凭借着沿途的野菜、树皮充饥,在深山密林之中与敌人周旋了好几日。
野菜和树皮实在不是什么有营养的东西,许多战士吃得上吐下泻,迟浩田也不例外。但他仍坚持鼓励大家要争取胜利,不要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在肠胃不舒服的情况下,很多战士甚至将裤子脱掉挂在脖子上赶路,这样拉肚子的时候要方便一些,走的时候也更利落。
经过五六天的艰苦跋涉,迟浩田和三营的战士们终于摆脱了敌人,找到团主力,安全归队。这次出色的战绩让迟浩田再次荣立三等功。
战役结束后,27军奉命后撤回东海岸担负守备任务。在此期间,全军召开了英模大会,迟浩田被评为一等功臣,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成为79师唯一一名获此勋章的营以上干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